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 壬辰年三月二十四
八、雾化吸人疗法
(一)工作目标
遵医嘱准确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、安全、雾量适宜的雾化吸入。
(二)工作规范要点
1.遵循查对制度,符合标准预防、安全给药的原则。
2.了解患者过敏史、用药史、用药目的、患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。
3.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。告知患者治疗目的、药物名称,指导患者配合。
4.按雾化吸入的目的和要求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,并检查装置性能。
5.给患者戴上面罩或口含嘴,指导患者吸入。气管切开的患者,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造口处。
6.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。
7.雾化吸入的面罩、口含嘴一人一套,防止交叉感染。
(三)结果标准
1.患者/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,对服务满意。
2.操作过程规范、安全,达到预期目的。
九、血糖监测
(一)工作目标
遵医嘱准确测量患者血糖,为治疗提供依据。
(二)工作规范要点
1.遵循查对制度,符合无菌技术、标准预防原则。
2.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,做好准备。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况。
3.确认血糖仪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,正确安装采血针,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(如空腹、餐后2小时等)。
4.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,采血量充足,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。
5.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-2分钟。
6.将结果告诉患者/家属,并通知医师。
7.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,穿刺部位应轮换,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。
(三)结果标准
1.患者/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,对服务满意。
2.操作过程规范,结果准确。
十、口服给药技术
(一)工作目标
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,并观察药物作用。
(二)工作规范要点
1.遵循标准预防、安全给药原则。
2.评估患者病情、过敏史、用药史、不良反应史。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。
3.告知患者/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,取得患者配合。
4.严格遵循查对制度,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、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。
5.协助患者服药,为鼻饲患者给药时,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。
6.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,暂不发药,并做好交班。
7.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,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、心率,注意其节律变化,如脉率低于60次/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,不可以服用。
8.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。
(三)结果标准
1.患者/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,对服务满意。
2.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。
3.及时发现不良反应,采取适当措施。
十一、密闭式输液技术
(一)工作目标
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输液,操作规范,确保患者安全。
(二)工作规范要点
1.遵循查对制度,符合无菌技术、标准预防、安全给药原则。
2.告知患者,做好准备。评估患者过敏史、用药史及穿刺部位的皮肤、血管状况。
3.选择合适的静脉。老年、长期卧床、手术患者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。
4.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。
5.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,配制化疗和毒性药物时应在安全的环境下配置。药物要现用现配,注意配伍禁忌。
6.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,调节输液速度。根据病情、年龄、药物性质调节速度,嘱患者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。
7.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及有无输液反应,及时处理输液故障,对于特殊药物、特殊患者应密切巡视。
8.拔除输液后,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5~10分钟,勿揉,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。
(三)结果标准
1.患者/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,对服务满意。
2.操作过程规范、准确。
3.及时发现不良反应,采取适当措施。
十二、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
(一)工作目标
遵医嘱为患者正确安全地静脉输血,操作规范,及时发现、处理并发症。
(二)工作规范要点
1.遵循查对制度,符合无菌技术、标准预防、安全输血原则。
2.告知患者,做好准备。评估患者生命体征、输血史、输血目的、合作能力、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。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、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。
3.严格执行查对制度。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,包括取血时核对,输血前、中、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。核对内容包括:患者姓名、性别、床号、住院号、血袋号、血型、血液数量、血液种类、交叉试验结果、血液有效期、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、血袋标签、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。
4.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,密切观察患者,出现不良反应,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。
5.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,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,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.9%氯化钠注射液。
6.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,观察15分钟,无不良反应后,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。
7.输血完毕,贮血袋在4℃冰箱保存24小时。
(三)结果标准
1.患者/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,对服务满意。
2.护士操作过程规范、准确。
3.及时发现输血反应,妥善处理。